曾經有一個笑話是這樣的, 問:為什麼北極熊不會吃企鵝?答:因為北極熊在北極,企鵝在南極。雖然我們都知道企鵝是生活在南極的,但是很多朋友還是很好奇,北極和南極都那麼寒冷,為什麼北極沒有企鵝呢?如果人工將企鵝運到北極,會發生什麼呢?其實還真的有人把企鵝運到北極過,不過下場不太好。
我們知道,在很久以前地球的版圖并非是現如今這般模樣,很多陸地板塊應該是連在一起的,比如曾經的岡瓦納大陸就是澳大利亞、南極洲、南美洲三者的結合體,不過後來隨著板塊的運動,不少大陸都分隔開來了,比如企鵝生活的南極大陸就成為了一個獨立的板塊,企鵝在漫長的進化中,也失去了飛翔的能力,所以,企鵝也就一直生活在了南極大陸上。
有個詞叫做「趨同進化」講的就是在相似的生態環境中,會進化出相似結構和特征的物種,比如在和南極生態環境相似的北極,曾經就進化出一種和企鵝相似的物種叫大海雀,不過比較不幸的是因為大海雀的生存環境和人類有重合之處,所以在19世紀時大海雀就完全滅絕了。
曾經也有兩家公司將企鵝運往了挪威海域,企圖通過它們實現一定的經濟效益,不過他們顯然忽略了大海雀已經滅絕了一兩個世紀了,曾經大海雀的生活區域早已被其它物種占據。
并且由于引入企鵝數量太少,所以在競爭中企鵝始終處于劣勢。據統計,這幾年來,引入的企鵝始終沒有增長,可以說沒有一只小企鵝在這里誕生,引入的企鵝面臨著除了來自競爭者的威脅,還有來自人類的威脅。
所以,像企鵝這樣笨重、不會飛行的動物,大概也只有在南極這樣沒有人類的地方才能更好的生存吧。